头像

衰退警迅?100家全球顶级械企,这一关键指标不足1%

2025-08-18

来源:器械之家

来源:器械之家

2025-08-18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全球顶尖医械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已接近停滞。”


分析了全球百强械企(Medtech Big 100)最近一年的财报后,我们得出了这一结论。


据统计,24财年全球营收TOP100械企的总收入达到4867亿美元,较前年增长近3%,创历史新高。然而,73家披露了年度研发支出的企业,其研发投入总额为292亿美元,年增长率仅不到1%。


此前,医械头部企业的研发支出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23年医械百强企业的研发支出增长了10%,而22年增长了20%。


医械行业的增长前景,高度依赖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增长的显著下滑,给行业拉响了警迅。


01

释放出衰退信号?


在百强械企中,仅有以下九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了10亿美元。

其中,仅有强生医疗科技、波士顿科学和直观外科达成了两位数增长。美敦力作为全球医械一哥,研发费用基本持平。其年报显示,研发预算的持平,反映了公司提升研发生产力的决心。


近期美敦力又重申了,其研发投入将侧重于增长。今年5月,美敦力首席财务官在年终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将在2026财年“大幅增加对增长驱动力的投资,以实现未来增长最大化”。“重点聚焦心脏消融、手术机器人和肾动脉去神经术领域,”他说道,并预测研发支出将增加约2亿美元。


在公布了数据的百强械企中,有23家公司的年度研发支出减少。其中6家公司的降幅达两位数,微创医疗报告的降幅最大。

去年,国内有上述12家企业上榜全球械企百强,创下历史最多。其中,8家企业保持研发投入正增长,当中4家企业达成双位数增长。


24年,英科医疗的研发费用增长40.64%,增长幅度位居世界前列。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972人增至超1200人,占员工总数超10%。


联影医疗研发投入达22.61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95%,同比提升5.14个百分点,研发费率是国内上榜企业第一。


微创医疗的研发费率同样很高,达21%,但较前几年有明显下降。公司此前的研发费用率维持在30%-50%的较高水平,其中2022年高达50%,是全球医疗器械百强企业中研发支出比例最高的公司之一。


24年微创医疗研发投入同比下降43%。董事长常兆华表示,公司通过关注及强调研发投入回报率,研发费率从40%下降至21%。将为继续减亏,稳步实现扭亏为盈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学家Daniel Altman认为,研发支出放缓反映了整个经济领域的广泛趋势,过去三个季度美国私营企业研发支出(经通胀调整后)下降了近2%。他表示,自去年11月大选以来,经济不确定性一直很大,而不确定性往往会冻结企业的投资决策。“这意味着经济正在变得缺乏创新,增长潜力也在下降。”


Altman预测,医疗科技行业研发支出放缓将导致创新步伐变慢,对患者而言则意味着“预期寿命延长趋势的停滞”。


美国医疗科技企业领导人则反映,削减研发支出的公司,很多是为了储备现金,应对进口税以及特朗普政府和全球范围内的其他重大变化。


并且,除了关税外,在美国医械企业还面临FDA、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以及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其他部门裁员导致的业务放缓。特朗普政府还在削减联邦研发资金,并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削减医疗支出超1万亿美元。


02

哪些领域在增长?


据统计,在百强械企中,共有43家企业报告了研发支出增加。


其中,包含13家骨科及综合性介入器械制造商。比如,Globus Medical、史赛克和强生医疗科技。此外,尽管多家公司的销售额持平或下降,但仍有6家患者监测和影像企业提高了研发预算。


慢性病管理领域的投资也在持续。像Tandem Diabetes Care、德康医疗(Dexcom)和Insulet这样的糖尿病管理公司;呼吸和睡眠护理领域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和瑞思迈(ResMed)都增加了研发支出。在重症监护领域,洁定(Getinge)、贝朗(B. Braun)和ICU医疗(ICU Medical)增加了对呼吸机、输液泵和心肺机等生命支持平台的投入。


医科达(Elekta)的年度研发支出增幅最大,达91%,不过公司表示,这一支出包含了因开发项目终止而产生的减值费用。洁定增加76%,以推进其呼吸机和心肺技术。Globus Medical在并入纽瓦索(NuVasive)后,研发支出增加了32%。


25家公司在最近一个财年的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超过10%。其中,Glaukos公司的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最大(36%),以支持其眼科植入物的临床试验。

Glaukos公司iStent Inject 由钛制成,是已知植入人体的最小医疗器械之一,长度约为 1 - 1.2 毫米,宽度约为 0.3 - 0.4 毫米,这使得它在植入眼内时对组织的侵入性极小


在研发投入普遍停滞的当下,仍能提升研发费用的公司,或将迎来机遇。大企业研发支出的整体放缓也意味着,拥有雄厚资金的企业未来可能会加大并购活动。通过收购小公司的重大、具有颠覆性创新,从外部获取创新成果。


03

七成顶级械企业绩增长


24年,大多数登上百强械企榜的企业实现了营收增长。据统计,有70家企业报告销售额增长,23家销售额下降,6家公司首次上榜。


其中,骨科和糖尿病公司引领增长,患者监测公司销售额下降。


美敦力以335亿美元的营收稳居榜首,同比增长4%。不过,若未来美敦力剥离营收达28亿美元的糖尿病业务后,可能会失去榜首位置。


强生医疗科技以319亿美元的营收位居第二(增长4.8%),随着近期收购的Shockwave Medical等公司推动销售额增长,未来几年其营收可能会超过美敦力。


脊柱植入物制造商Globus Medical在与纽瓦索合并并加速部署其ExcelsiusGPS手术机器人和相关成像中心后,报告年度营收增幅最大,达61%。


在销售额下降的21家公司中,三分之一从事患者监测或成像业务。飞利浦、奥林巴斯、佳能医疗、富士胶片、日本光电和福田电子以及欧姆龙医疗的销售额均有所下降。特别是欧姆龙,销售额下降了10%,该公司将雾化器和制氧机需求疲软归因于呼吸道疾病的常态化。


百特(Baxter)的销售额降幅最大,在出售其生物制药解决方案部门、剥离营收达45亿美元的肾脏护理业务以及自2024年9月飓风海伦妮引发洪水导致静脉注射液生产中断后,销售额下降了28%。


到2月,百特表示生产已恢复到飓风前的水平,5月公司表示库存已完全恢复。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结束由此导致的静脉注射液短缺。


此外Cardinal Health医疗部门下降18%,Highridge Medical下降21%Highridge Medical于2024年从ZimVie分拆出来,由于2025年6月出售了其EBI骨愈合业务,报告营收下降。


——


前几年医械企业研发投入维持两位数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疫情后的行业反弹。不过如今的增长放缓,仍然值得警醒。毕竟,随着关税的增长,医械制造面临成本上升,尤其第一大消费国美国或将陷入经济衰退,医械行业的前景不甚明朗。未来,行业将如何调整,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相关阅读

更多
  • 强强联手!富士推出首个手持式超高频3D 超声设备

    2022-02-28

  • 北美首个临床订单,联影“史上最强PET/CT”安装

    2022-05-23

  • 德国制造了世界最大医疗设备,重670吨四层楼高!

    2019-10-30

  • 世界首个白内障手术机器人,获3.7亿投资

    2022-07-27

  • 费森尤斯医疗4008A(TM)血液透析设备在华上市

    2019-09-20

  • 北航教授亲自挂帅,中国眼科手术机器人

    2022-08-17

评论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