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国产影像巨头,重大合作

2025-08-04

来源:器械之家

来源:器械之家

2025-08-04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MRI 技术作为继CT医学影像后的又一重大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极快的速度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内MRI市场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磁共振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篇章。日前,中国磁共振领域再度传来喜讯。


8月2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东软医疗达成重要合作,正式签署《共建高端磁共振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的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此次合作双方将聚焦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携手共建高端磁共振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共筑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高地,提升我国在精神影像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东软医疗曾与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启动了磁共振联合研发中心的相关项目,聚焦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开启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新篇章。


01

聚焦高端MRI

东软医疗携手华西医院


作为我国医学科研与技术创新的国家级重要基地,华西医院在精神疾病临床研究领域积淀深厚,拥有顶尖的病例资源、临床数据与科研团队。而东软医疗作为通用技术集团赋能的高端医疗装备“国家队”,深耕多模态影像设备研发20余年,构建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实力。

此次双方强强联合,将以“引领磁共振技术革新、破解重大脑疾病诊疗难题”为核心使命,在技术攻关与临床转化两大方向纵深发力,打造“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国家级创新标杆。

“这是响应国家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战略的关键布局。”东软医疗副总裁、磁共振事业部总经理李英飒表示,“双方将以多模态磁共振技术为支点,推动脑疾病诊疗从‘经验判断’迈向‘分子级定量’新时代,让精准诊疗惠及更多患者。”


事实上,自2024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已在国家两部委高端CT临床应用示范、“一带一路”医学影像培训等项目中取得多项成果,为此次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华西医院与东软医疗将持续整合临床资源与产业优势,加速国产磁共振技术从 “跟跑”向“领跑”跨越,为全球精神影像领域技术突破与服务升级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02

深化“产学研医”合作模式

提升MRI成果突破


事实上,在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建立“医院+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攻关模式,成为实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前沿技术突破的关键。而在产学研医合作模式的实践中,东软医疗也在持续创新。


今年4月,东软医疗与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了磁共振联合研发中心的项目启动仪式。双方将聚焦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以“全链自主创新、赋能健康中国”为目标,正式开启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新篇章。

根据协议,联合研发中心将围绕高端技术公关、产学研医协同、卓越人才培养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聚焦超高速成像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国际垄断,推动国产磁共振设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事实上,通过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机制,使得东软医疗“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临床验证”的闭环创新链条正式形成也为东软医疗在攻坚高端产品和关键技术方面增添了强大的助力。


资料显示,除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东软医疗还与北京协和医院、清华大学、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中心等科研单位深度合作,主导或参与近50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2024年12月,厦门大学-东软医疗磁共振联合实验室正式在厦门大学落地揭牌。通过联合研发中心这个平台,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深度对接。


分析认为,产学研医合作的形式不仅密切了企业同科研单位的联系,打破了二者的“孤岛”现象,也大大提升了东软MRI成果的突破效率,同时对行业发展及产业革新也是双赢。


03

临床未被满足的普遍需求

催生3T磁共振高阶技术


当前,凭借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空间定位准确、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磁共振可帮助医生发现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且不会在检查过程中对身体造成辐射损伤。因此,磁共振也被视为是医生发现病灶的“鹰眼”,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关节,肿瘤等疾病检查。


现有的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磁共振设备为1.5T和3T两种型号。其中,1.5T磁共振的市场保有量最多,据沙利文统计,我国1.5T及以下磁共振市场占比约70%,3T磁共振占比约30%。


东软医疗作为我国唯二实现自主研发3T磁共振系统的企业,完成了磁共振设备从1.5T到3T的完美越级。事实上,在磁共振发展过程中,超高场磁共振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和反馈,让行业更加深刻、精准地了解到现有的临床需求和痛点,并因此催生出3T磁共振的高阶技术。


此前,东软医疗的NeuMR Wasa 3.0T磁共振系统,提供从结构到功能到定量到分子的全新诊疗路径,引发行业震动。

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性的创新理念,对成像系统的两大硬件——射频系统梯度系统进行了深度重构,推出了双能射频系统(全新升级版)与无间梯度系统,为分子成像的精准性与稳定性带来了质的飞跃。


传统射频系统在长时间成像过程中,往往面临射频输出不稳定、能量衰减等问题,严重影响成像的清晰度与准确性。东软医疗全新升级的双能射频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射频发射与接收技术,实现了射频信号的高稳定输出与长时程维持,精准锁定微弱的、包含分子代谢信息的磁共振信号。


04

坚持自主研发

实现高端MR“差异化”技术突破


资料显示,东软医疗作为国产医学影像的领军企业,从1997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CT至今,相继推出了业内多款“第一台”产品。在历经25年的发展历程后,该公司在高端CT、高端DSA、高端MRI产线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可控。在医学影像领域,东软医疗一直具备独特的行业技术先发优势。


其中在磁共振领域,东软医疗见证了国产磁共振从无到有、从永磁到超导的发展历程,成为超导磁共振的磁体、谱仪、梯度线圈、梯度放大器、射频线圈、射频放大器等所有核心部件全自主研发的厂家,真正实现了该领域的全链自主可控。


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一直以来,东软医疗始终紧扣医院的临床痛点,在定义产品时不求全面领先,但专注于细节和应用上突出差异化的技术特征,而这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首先建立在技术的先进性之上。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磁共振自主研发的民族品牌,东软医疗是首家研发出0.23T永磁磁共振、0.35T永磁磁共振的国产企业。2009年,该公司推出了首款国产1.5T超导磁共振。随后不断优化革新,推动了磁共振技术的突破和发展。


2021年7月,东软医疗成功制造出第一台3T磁体样机,该产品超出90CM温孔孔径的高端3T磁体,采用业内先进的真空环氧浸渍工艺,秉持0失超设计理念,其稳定性和先进性均可比肩甚至超越国外知名品牌。


2025年4月8,东软医疗发布NeuMR Wasa 3.0T磁共振系统,引发行业震动。


而追溯其磁共振技术发展路径可以发现,早在2016年,东软医疗在上海成立全球磁共振研发中心,以构建全自研的产品研发体系。从2017年起,该研发中心即致力于实现MRI超导磁体、射频系统、梯度系统等全部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目前,依托强大的资深研发团队,中心已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在国内外获得近两百项MRI专利。


——


需要指出的是,高端医疗设备行业作为一个集多学科交叉、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和创新密集等特点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医学影像领域的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其市场份额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


东软医疗在高端磁共振领域的每一次突破,不仅是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革新,也是中国影像技术在全球筑起高地的有力证据。


那么,在与华西医院、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达成联合共建磁共振中心后,在产学研医模式的助推下,未来东软医疗将如何继续在高端磁共振设备领域革新发展?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相关阅读

更多
  • 强强联手!富士推出首个手持式超高频3D 超声设备

    2022-02-28

  • 北美首个临床订单,联影“史上最强PET/CT”安装

    2022-05-23

  • 德国制造了世界最大医疗设备,重670吨四层楼高!

    2019-10-30

  • 世界首个白内障手术机器人,获3.7亿投资

    2022-07-27

  • 费森尤斯医疗4008A(TM)血液透析设备在华上市

    2019-09-20

  • 北航教授亲自挂帅,中国眼科手术机器人

    2022-08-17

评论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