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并购之王,投资在华最大单体项目

2024-04-28

来源:器械之家

来源:器械之家

2024-04-28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4月25日,苏州首届全球招商大会召开之际,丹纳赫集团贝克曼库尔特实验系统(苏州)有限公司高级运营总监吴洁表示,得益于苏州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丹纳赫落地苏州27年来仍在持续追加投资。2021年,集团投资上亿元,在苏新建医学诊断平台研发基地项目。


当下,基地正在建设丹纳赫苏州客户体验中心,近800平方米面积涵盖客户体验、协同创新等功能,预计今年正式投入运营。


2022年,丹纳赫提出“创升中国(Launching China)”战略。丹纳赫中国财务团队可以自主预测中国团队所能够达成的业绩,也可以自主决定资源的花费。自23年2月1日起,丹纳赫中国财务直接汇报给丹纳赫总部。


2024年是丹纳赫创立四十周年,近期丹纳赫在中国的战略部署明显加快,今年已在全国三地连落三子,今年3月,丹纳赫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丹纳赫西部创新中心项目;1月,与北京市昌平区就在昌平落地丹纳赫北方总部及合成生物制造共性技术平台签订合作协议。


01

在华最大的一笔单体投资项目


作为丹纳赫集团旗下一员,贝克曼库尔特于1997年在园区投资建厂,成为当时首家在国内投资建厂的外资体外诊断IVD企业。2021年,为提升对中国区诊断业务客户的支持能力,丹纳赫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金光科技产业园投资建立丹纳赫医学诊断平台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同时服务丹纳赫旗下贝克曼库尔特、赛沛、雷度米特以及合美康,是丹纳赫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把多家运营公司的生产与研发放在一起以平台形式呈现。


该基地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和诊断分析仪器的生产及研发活动。
这也是丹纳赫集团目前为止在华最大的一笔单体投资项目。项目首期工程已于2023年竣工投产。

苏州基地第一期建设共有3.9万平方米厂房,该工厂的建设融合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零排污,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提升能效;生产上充分运用自动化和数字化系统,包括KUKA机器人,使自动化程度高达85%。


2023上半年,贝克曼库尔特提前实现了所有主力机型的本土生产和上市,包括高端自动化流水线DxA 5000、生化分析仪AU5800、免疫分析仪DxI 800、Access 2,也成为最早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免疫和生化设备本土生产的进口企业。


中国市场是贝克曼库尔特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目前中国的销售额占全球的21%,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达到41%,是除北美以外的最大市场。 除满足中国本土化市场需求以外,贝克曼库尔特不断加大本土技术创新,未来将苏州研发生产的仪器也供向欧美、东南亚等全球各地。


今年集团还将在此基地打造客户体验中心,涵盖互动体验、人才培训、协同创新等功能。

02

布局更多战略城市


23年起,丹纳赫经历了一系列重要转变。


23年9月,完成对环境与应用解决方案业务的拆分,完全聚焦于生命健康领域。10月,丹纳赫焕新了延用20余年的品牌形象。


2023年11月7日,在第六届进博会上,丹纳赫宣布“创升中国”本土化战略升级,发布“双创新加速引擎”框架,加速临床创新转化,赋能产业发展。

丹纳赫“双创新加速引擎”围绕医疗机构创新策源和产业园区企业赋能,深度链接政府、医院、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资本,打通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和生态链。


丹纳赫布局产业创新转化加速器,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和更多战略城市,携手政、产、学、研、医、投等多领域,共同打造“创新链+产业链+生态圈”的闭环链条。


今年丹纳赫在国内多个城市的布局,延续了本土化战略升级的理念。


西部创新中心项目落子重庆


24年3月31日丹纳赫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丹纳赫西部创新中心项目,服务成渝地区医药科研与创新转化。

丹纳赫西部创新中心项目位于渝北区西南部礼嘉街道,毗邻重医儿童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该中心将集合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创新孵化、产品研发、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开发、功能验证、协同办公等多重功能为一体。作为丹纳赫“创升中国”本土战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中心的投资建设将服务成渝地区医药科研与创新转化。


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丹纳赫还将在此设立生命科学研究院。这是继上海、广州之后,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在国内设立的第三处研究院,服务生物药和精准医学的前沿应用方法开发。


同时,丹纳赫旗下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Cytiva(思拓凡)还将设立思拓凡西部科创中心,开展生物医药工艺技术开发、人才培训、项目孵化转化和卫生经济学评估等。


两大中心将建设开放式创新平台,覆盖空间组学、基因组学、多组学创新研究、临床药效评价,以及类器官、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核酸药物工艺等诸多前沿领域,促进行业交流,加速本土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北方总部落地北京


2024年1月,昌平区与丹纳赫集团所属丹纳赫(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补充协议,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领域、促进互利共赢,合力打造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丹纳赫在去年9月已经与昌平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建设丹纳赫北部科创中心暨北方总部落地昌平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目前该项目如期稳步推进,计划于2025年初正式落地。


此次合作补充协议的签署,将在昌平区与丹纳赫前期合作与沟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方面细节、明确各主体责任,推动丹纳赫科创中心暨北方总部建设,助力共建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平台,为推动北京市以及昌平区的生命科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注入鲜活动力。


03

收入放缓

致力于长期发展


23年起随着疫情逐渐消退,生命科学业务市场开始回复常态。

丹纳赫2024年Q1财报显示,公司2024Q1营收57.96亿美元,同比下滑2.57%;净利润10.88亿美元,同比下滑24.97%。

丹纳赫2023全年和第四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年总收入为239亿美元,同比下降24%。归母净利润为42亿美元,同比下降41%。第四季度收入为64亿美元,同比下降10.0%,归母净利润为11亿美元。


目前,丹纳赫旗下有生物技术、医学诊断、生命科学3大业务板块。其中,Cytiva为生物技术板块全部业务;医学诊断业务板块旗下有贝克曼库尔特、赛沛、HemoCue、徕卡生物系统、麦默通、雷度米特;生命科学板块旗下有abcam、Aldevron、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IDBS、IDT、徕卡显微系统、Molecular Devices、颇尔集团、艾杰尔-飞诺美、SCIEX。


细分业务中,生物技术年收入7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8%;生命科学年收入71.41亿美元,同比上升近2%;诊断业务年收入95.77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2%。


在JPM电话会议上,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iner M. Blair表示,生命科学仪器的业绩下滑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中国市场营收降低所导致。在中国,生命科学仪器Q4出现了个位数的下降,订单也下降了15%左右。


Blair认为这只是随着资本成本的扩大,各公司对支出更加谨慎放缓投入导致,随着研发预算的增长,下降的情况会逐渐放缓。对丹纳赫而言,中国仍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性市场。也将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


目前丹纳赫面临的业绩下滑,也是整个体外诊断乃至生命科学行业共同面对的大环境下行,那么在持续加大对华投资后,丹纳赫能否成功走出阶段性的困境?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相关阅读

更多
  • 加强影像布局,佳能收购DR公司

    2022-03-07

  • 风口已来?又一血管介入机器人融资1.2亿

    2022-03-21

  • 5亿!3年内骨科植入物最大的融资来了

    2022-02-22

  • 1803亿!今年最大的医疗科技收购来了

    2021-12-22

  • MedAlliance将被Cordis收购

    2022-10-21

  • 尚高宣布收购博闻迪,正式进军POCT领域

    2022-10-26

评论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