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来源:器械之家
来源:器械之家
2024-04-03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成立于2012年的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BrainAurora Medical Technology Limited(以下简称“脑动极光”)于2024年3月28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这是该公司第2次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和浦银国际。公司是中国首家将脑科学与先进的人工智能(「AI」)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
01
去年已冲刺过“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
脑动极光是一家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产品管线涵盖由血管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儿童发育缺陷等诱发的广泛的认知障碍的测评和干预,目前已推进了八项适应症的商业化。
去年8月,公司正式提交港股IPO申请,冲刺“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
根据招股书,脑动极光无疑是中国数字疗法市场当之无愧的龙头,其推出了中国首个获得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也是2022年中国市场医疗级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的商业化收入最高的公司。
然而盛名之下,公司也存在着不小的商业化难题,数据显示,自2020年启动商业化以来,公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收入分别为230万元、1129万元和6720万元,虽然处在较高的增速,但绝对值仍然较低,公司仍处在巨额亏损状态。
脑动极光已经完成6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超过5.2亿元,投资方包括中卫成长,北极光创投,斯道资本天津七号八号人工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淡水泉等。值得注意的是,脑动极光完成最近一次股权转让的投后估值为3.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21亿元)。
2月8日,港交所官网显示,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申请已满六个月,其招股书自动失效。一个多月后,公司第2次递交上市申请。
图片来源:招股书
02
创始人之一“让权”
就在公司产品开始商业化的关键节点,创始人却选择离开。
2020年7月,“因个人原因”,公司前任总经理向华东辞职。资料显示,向华东是脑科学领域的专家,他于荷兰Donders脑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便与当时任职于宣武医院的王晓怡共同创立了脑动极光。
向华东无疑是公司的灵魂人物之一,在其现存的公开表述中,是他主导建立了脑动极光最初的技术团队,成功推出公司早期产品“六六脑”。
创始人离开公司的具体原因尚不得而知,但根据之后发生的种种迹象,很难将其视作偶然发生的独立事件。
就在向华东出走的3个月后,2020年10月,王晓怡将部分股权低价转让给了相识不久的谭铮,谭铮正式加入公司,同时获委任为浙江脑动极光董事。谭铮于2020年12月加入脑动极光,彼时他的职位是首席战略官。后来,谭铮拿到了股权,坐上了董事会主席之位,和王晓怡成为一致行动人,并同为脑动极光控股股东。
目前,公司董事会主席谭铮通过ZTan Limited持股25.38%;王晓怡通过Wispirits Limited持股10.05%;天津康盛通过Healthblooming Limited持股9.13%(谭铮代理投票权);Wisdomspirit Holding Limited持股7.85%;王晓怡、金叶东、管嵩通过Wiseforward Limited持股4.10%;天津诚业通过Integriness Limited(谭铮代理投票权)持股3.72%。
来源:招股书
根据公开信息,谭铮在医疗健康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曾任职于步长制药、康惠控股、呵尔医疗等公司,并于2019年起担任永泰生物制药(06978.HK)的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谭铮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公司资本运作的能力,公司两年内先后完成了B轮、B+轮、C轮和C+轮融资及重组等一系列动作,估值从1.28亿元飙升至26.9亿元。
然而与估值狂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仍然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且没有看到明显改善的势头。
2021年和2022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97亿元和5.02亿元,2023年前三个月,公司净亏损9546万元。
除开金融负债的公平值亏损外,居高不下的期间费用成为亏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不断增长的研发开支,甚至往往是公司收入的数倍。相对较小的收入叠加高额的费用支出,让公司资金端承受较大压力,2022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95亿元,至2023年6月底,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仅3087万元,公司估计其财务可行性仅够维持七个月。
03
数字疗法商业化困境重重
当下的脑动极光正在与时间赛跑,但已经有海外同行撑不住了,在内外交困下轰然崩塌,引发一片唏嘘。
2023年4月,数字疗法上市公司Pear Therapeutics宣布裁员92%,并申请破产保护,正在寻求出售其业务与资产。
成立于2013年的Pear Therapeutics是数字疗法领域的明星公司,曾获软银、淡马锡等顶级基金投资,其在2017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数字疗法,共有三款数字疗法产品获批上市,分别用于治疗药物滥用、阿片类药物滥用和慢性失眠。
2021年,Pear Therapeutics 以SPAC形式登陆纳斯达克,交易价值达 16 亿美元。
不过此后公司却状况频频,股价由此一路走低。
一方面,公司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2022年收入增速远不及上年同期,据悉,其处方数字疗法仅有约一半获得支付,而公司仅能从中收取其中41%费用。
另一方面,公司仍保持着夸张的费用支出,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达4831万美元,一般销售和管理费用达7955.1万美元,运营成本总额达到1.23亿美元。收入与支出的显著差距,致使公司陷入巨额亏损,叠加二级市场整体不佳影响,一年时间公司市值就从20亿美元高点跌至约3000万美元,跌幅超过98%。
此后,为缩减开支,Pear Therapeutics两度裁员,并暂停了其临床管线研发,然而最终还是没有阻止破产重组的到来。
国际上数字疗法商业化面临的困境,引发行业人士对数字疗法,尤其是处方数字疗法商业困境的讨论,尤其在付费模式、成本控制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面临的挑战非常大。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